降本增效实战:从小鹏汽车逆袭看企业生存法则
在如今竞争白热化、风云变幻的商业战场,“活下去” 已然成为企业的首要命题,唯有挺过寒冬,才有资格奢谈发展与壮大。
回首 2025 年初,小鹏汽车宛如一匹黑马强势逆袭,以连续 4 个月交付量超 3 万辆的斐然佳绩,重回造车新势力的冠军宝座。股价如同被注入强心针,较 2024 年低点迅猛反弹超 130%,市值也重回千亿港元,一举击碎外界对其 “掉队” 的种种质疑,在历经十年生死沉浮后,终于得以缓口气,重燃希望之光。
小鹏汽车此番 “复活” 的关键密钥,藏在其 “高配低价” 的爆款产品策略之中。
2024 年 8 月登场的 MONA M03(起步售价仅 11.98 万元)与 P7+(18.68 万元起),恰似一对利剑,凭借 “高配低价 + 智能驾驶” 的黄金组合,凌厉地撕开了市场的僵持局面。MONA M03 上市首月订单便如潮水般冲破 5 万辆大关,高达 72 秒下线一台车的卓越产能效率,稳稳托举其月交付量持续稳定在 1.5 万辆之上,迅速在 15 万元级智能轿车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产品。P7+ 更是不遑多让,通过对图灵 AI 智驾系统(强势支持城市 NOA)以及空气悬架配置的升级迭代,在中高端领域披荆斩棘,短短两个月交付量就霸气突破 2 万辆。
细究这两款车型的定价策略,其侵略性锋芒毕露:MONA M03 相较同级别竞品,动辄便宜 2 - 3 万元,却毫不吝啬地标配 L2 级辅助驾驶(涵盖 12 个超声波雷达 + 3 个驾驶摄像头);P7+ 更是以 Model 3 七折的震撼价格,奉上激光雷达 + 英伟达 Orin 芯片的顶级硬件组合。这般 “性价比 + 智能化” 的双重绝杀,精准无误地戳中了消费者对低价智驾的迫切需求痛点。
无独有偶,这几日车圈热度爆表的雷总与小米 SU7 Ultra 同样吸睛。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的 SU7 Ultra,开售仅 2 小时大定便突破 1 万台,短短数日的销量成绩已然超越诸多车企一年的努力成果。高达 1500 马力的综合功率、1.98 秒的零百加速佳绩,搭配先进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 50 多万的价格呈现出百万超跑的奢华配置,无疑也是高配低价策略的经典演绎。
然而,有人不禁要问,走高配低价路线,企业毛利岂不是岌岌可危?但当我们翻开小鹏 2024 年的财务账本,却有另一番发现。尽管净亏损仍有 57.9 亿元之巨,可同比已然大幅收窄 44%,换算下来,相当于每卖一辆车少亏 4.28 万。
这一亏损收窄的背后,是前长城汽车高管王凤英主导的一场供应链降本增效的深度变革。
一方面,通过与电池供应商艰苦卓绝的谈判博弈、对生产流程大刀阔斧的精简优化,以及全域 800V 高压平台的前瞻应用,成功让核心零部件成本显著下降。以 MONA M03 为例,单车利润从 1.6 万元稳步攀升至 2 万元,生动诠释了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携手绽放的协同魅力。
另一方面,内部反腐行动雷霆出击,组织架构调整精准有力,双管齐下直接撬动了运营效率的飞速提升。对比某新势力车企 2024 年高达 200 亿元的惨痛亏损,小鹏汽车的 “降本增效” 策略愈发凸显其关键意义。
在商业的漫漫征途中,能安然度过寒冬的企业,其老板办公室的案头必定摆放着一台 “计算器”,时刻精打细算。因为核心要诀无他:降本增效。这不仅是小鹏汽车逆袭的密码,更是所有企业在生死存亡之际必须紧握的生存法则。
倘若您的企业也正面临成本高企、效率低下的困境,渴望像小鹏一样突破重围,实现降本增效的华丽转身,不妨联系我们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我们将以深厚的行业洞察、专业的分析工具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您量身定制专属的解决方案,助力您的企业在汹涌商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彼岸。
降本增效实施路径图(3个月见效方案)
阶段一:成本穿透诊断(0-30天)
阶段二:速赢项目突破(31-60天)
阶段三:长效机制建设(61-90天)
拨打13530710148,预约成本优化专项咨询。首轮诊断免费输出《降本潜力测算报告》(精准量化可释放现金流空间)
深圳市艾斯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团队来自欧洲知名度很高的运营管理咨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精益管理、流程体系建设与优化、 组织架构优化、策略采购、 销售和运营计划、销售管理控制、全面设备管理、餐饮门店管理控制等,可以更有效的辅导中国企业运用高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和流程,发挥员工和管理层的潜力,达至高效低本运营,持续改善盈利能力。
咨询热线